google (Jolly1)

Google (Jolly2)

Google (Jolly 3)

2017年6月13日星期二

玩謝大作家

榮獲 第73屆威尼斯影展 最佳男主角
阿根廷競逐奧斯卡 最佳外語片 代表作品
阿根廷奧斯卡最佳劇本等3項大獎及9項提名
西班牙瓦拉多利德電影節  3項大獎       夏灣拿電影節  2項大獎
《無定向喪心病狂》(Wild Tales) 阿根廷金像影帝
奧斯卡馬提湼茲(Oscar Martinez) 渾身是戲
阿根廷金像導演 加斯頓杜柏(Gaston Duprat)馬里奧高恩(Mariano Cohn)玩寸人性幽默作
《玩謝大作家》 (The Distinguished Citizen)
6月15日  何必偏偏玩謝我
轉載自: Star.Starphoto、Jolly的今日星蹤
 
 
故事大綱
諾貝爾獎得獎小說家離鄉大半生,決定重返那個常被他拿來諷刺的阿根廷老家,接受傑出市民獎。作家衣錦榮歸,舊雨新知爭相款待,少女更自動獻身。豈料「聲價十倍」的他卻曲線地撻著一眾「玻璃心」,一時間,狼一樣的鄉紳,豬一樣的村民炉火中燒,誓要將作家趕盡殺絕,由傑出市民變成過街老鼠…阿根廷金像導演以幽默手法一語道破作家的自負與鄉里的愚昧,戲謔荒謬現實,玩寸醜陋人性!橫掃阿根廷奧斯卡3項大獎及9項提名,《無定向喪心病狂》阿根廷影帝奧斯卡馬提涅茲渾身是戲,摘下威尼斯影展影帝殊榮。
 
Synopsis
A film exploring collisions between the Old World and the New, author and inspirations, fact and fiction. Antonio, an Argentine author and Nobel Laureate now based in Barcelona, returns after four decades to Salas, his small hometown, and the setting for all his global work. What will the author say to these townspeople whom he put on the map, and what, in turn, will they teach him about his art and his life? 3 awards and 9 nominations of Sur Awards. Oscar Martinez is awarded Best Actor at Venice Film Festival.
 
 
電影資料 Film Info
片名 Film title : 玩謝大作家  The Distinguished Citizen
片種 Genre : 劇情Drama
導演 Director : 加斯頓杜柏 (Gastón Duprat)、馬里奧高恩 (Mariano Cohn)
編劇 Screenplay : 安德烈斯杜柏 (Andrés Duprat)
演員 Cast : 奧斯卡馬提涅茲 (Oscar Martinez)、達迪布列瓦(Dady Brieva)、安德莉亞費治奧(Andrea Frigerio)
片長 Duration : 117分鐘 / mins
級別 Rating:IIA
語言 Language : 西班牙語 (中英文字幕)
上映日期 Release date : 15-6-2017
上映戲院 Line-up : PALACE ifc 及 百老匯電影中心(broadway cinematheque)
 
 
電影背景 Background
繼《無定向喪心病狂時》(Wild Tales) 後,另一最新阿根廷黑色幽默喜劇神作《玩謝大作家》(The Distinguished Citizen)即將襲港!由阿根廷金像導演加斯頓杜柏(Gaston Duprat)及馬里奧高恩(Mariano Cohn)二人組操刀,以幽默手法一語道破諾貝爾獎得獎作家的自負與阿根廷沙拿斯鄉里的愚昧,戲謔荒謬現實,玩寸醜陋人性!橫掃本土「阿根廷奧斯卡」3項大獎及9項提名,更代表阿根廷競逐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曾參演《無定向喪心病狂》的阿根廷影帝奧斯卡馬提涅茲(Oscar Martinez)演技大爆發,渾身是戲,憑精彩演出摘下第73屆威尼斯影展影帝殊榮。
 
電影在威尼斯影展首映後幾天在阿根廷發行,大受觀眾歡迎,其後在西班牙發行時,票房同樣出眾。雖然《玩謝大作家》僅在西班牙65間院線上映,卻旋即打入票房前十名,放映以來共有超過60萬名觀眾入場欣賞。電影在第七屆北京電影節展映時亦是一票難求。
 
《玩謝大作家》贏盡口碑,「爛番茄」上罕有獲得100%滿分新鮮度,〈VARIETY〉視為:「觀影大享受!」〈The Hollywood Reporter〉讚:「劇本勁爆笑!」英國權威電影雜誌〈Screen International〉的網站screendaily.com則大讚:「大量使用手持式攝影,為這部喜劇增添不少即興式新鮮感而不會淪為偽紀錄片。劇本極為精彩,把握了精準的幽默時機。這部新作非常出色!」
 
 
關於製作 About Production
電影始於主角丹尼爾曼托凡尼出席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獲頒文學獎的他,上台發表得獎感言時卻大放厥詞,毫不客氣地否定獎項的嘉許,批評指必然扼殺藝術家的創作生涯。結果丹尼爾亦一語成讖,自己獲獎後五年來仍未能構思出新作品,卻不斷收到來自各地各式各樣的邀約,包括演講與訪問等等。傲慢自負的丹尼爾總有理由輕易拒絕,其中包括來自阿根廷沙拿斯的故鄉,欲頒予沙拿斯傑出市民獎並邀請他在立鎮紀念活動發表講話的請求。自言畢生花盡力氣逃離沙拿斯的丹尼爾,自20歲離鄉後一直旅居歐洲,40年不曾回去沙拿斯。偏偏他的小說卻全部是關於沙拿斯的人與事,家鄉是他的創作靈感泉源,也是他批判、嘲諷、唾罵的目標。憑描述、杜撰、消費甚至出賣故鄉沙拿斯的人物故事而名成利就、多年來過著優越富裕生活的主角丹尼爾,沒有透露到底是為了懷舊尋根、刺激新靈感抑或贖罪,本來堅決不回頭的浪子,臨時決定更改所有已定工作日程,騰出幾天時間,一反常態隻身重返故地,回到離布宜諾斯艾利斯七小時車程的故鄉小鎮沙拿斯。這卻奠定了主角惡夢之旅的開始,也是逗樂觀眾的荒誕喜劇的起源。
 
導演杜柏和高恩棄用純喜劇的誇張路線,採用了生活化的黑色幽默手法來演繹這段衣錦還鄉卻恨錯難返的瘋狂旅程:沒有壞心腸卻開口得罪人的大作家,荒謬可笑的事件由駕駛沒有空調的老爺車來接機的糊塗司機揭開序幕!老爺車於荒山野嶺死火拋錨但司機無手提電話、大作家焚燒自的著作生火取暖未夠荒謬;熱血市長請來選美冠軍陪伴站在消防救車車頂高調巡遊未夠爆笑;山寨電台訪問被屈免費代言汽水賣廣告未夠騎呢;老朋友娶了自己背棄的舊女友組織幸福家庭「曬」恩愛未夠激心;舊女友原來幾十年來拜讀自己所有著作似乎念念不忘舊情未夠冤氣;來聽大師班講座後投懷送抱的年輕索女原來是……未夠奇情;擔任繪畫比賽評判卻因為賽果而得罪地方勢力人士展開大報復未夠凶險;應老朋友邀請去打獵竟驚變暴走獵物……夠不夠驚嚇,最終玩謝這位本來高高在上卻由傑出市民變成過街老鼠,慘被趕盡殺絕的大作家?
 
《玩謝大作家》導演二人組杜柏和高恩兼任攝影指導,摒除多餘的視覺元素,以近乎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呈現荒誕現實。小鎮背景交由美術指導經營,以破舊場景間接表明沙拿斯的荒涼落後。高恩接受訪問時透露:「《玩謝大作家》令觀眾無法忽視阿根廷的狀況。」電影以小鎮環境隱喻國家的因循守舊,刻劃得獎大作家如何由傑出市民一夕淪為過街老鼠,亦借主角的堅持探討藝術自由與藝術責任之間難以平衡的矛盾衝突。
 
編劇安德烈斯杜柏是導演加斯頓杜柏的親兄弟,合作默契十足,為本片設置了簡單的小鎮場景,傾盡心力創作大量機智、幽默又極度諷刺的對白,更悉心鋪陳了一次又一次意想不到的情節轉折,不斷給予觀眾意外驚喜,電影結尾更是峰迴路轉,完全出人意表。安德烈斯故意模糊了真實幻想的界線,為電影添上一層難分真假、似幻似虛的神秘迷霧外,更藉男主角之口拋出不少金句,電影一開首已經借男主角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感言,大膽否定權威獎項的意義:「我相信,藝術家獲得一致認同,會直接且必然地導致他的衰落。」除了檢視何謂藝術,也發表了關於文化政策的看法:「人們總是認為文化太脆弱、需要受保護、需要獲資助才能發展,沒想過文化其實自有生命,堅不可摧,即使在最困難的環境中也可倖存。最好的文化政策,就是沒有政策。」句句淺白易明,字字鏗鏘有力,造就《玩謝大作家》引人入勝的扎實劇本,暴露了在阿根廷和世界各地皆存在的各種辯論,揭穿人性中的矛盾黑暗面,引爆逐步失控的一場人間鬧劇。
 
為何諾貝爾文學獎是阿根廷文學史上失落的一塊拼圖?
在動盪不安的冷戰年代,拉丁美洲經歷古巴導彈危機,加上歷盡內戰和極權對人權的踐踏,世界彷彿突然之間只剩下暴力和衝突,因此一眾拉美作家的作品均充滿了對渾濁世道的猛烈抨擊和控訴。拉美孕育過不少偉大文學巨匠,而1960年代至1970年代之間的拉丁美洲文學爆炸(Boom Latinoamericano)浪潮,更產出了一批風靡歐洲以至全世界的拉丁美洲文學作品。這股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便是阿根廷作家胡利奧科塔薩爾(Julio Cortázar),他著有高度實驗性質的小說《跳房子》(1963),以小說中的155章有99章「可以放棄閱讀」及整部小說可按讀者喜好產生多種閱讀順序而聞名於國際文學舞台。
 
另一文壇先驅兼阿根廷著名作家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也成功迎接了60年代的拉美文學潮,在國際間聲譽日隆。波赫士受遺傳病之苦,在年近六旬時雙目失明,然而眼疾並未阻礙他在文學上的創造力,其作品得以在他逝世前已得到讀者關注。波赫士的著作以文字雋永、哲理深刻見稱,在幻想文學上影響深遠。他描述自己的作品為虛構或幻想小說,讓故事中真實或虛構的人物在現實、魔幻或諷刺的情節中遊走。可惜的是,與同期的另一位魔幻現實主義作家馬奎斯憑《百年孤寂》取得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相反,波赫士和這個獎項擦身而過。電影通過叔定設定主角丹尼爾為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作家,彌補了拉美文豪波赫士並未獲頒諾貝爾獎的遺憾,可謂是憑電影向世人揭露阿根廷的文化傷痕,亦即是在這片遍地知名作家的國土上,始終獨欠了任何一人獲得此一文學獎項。
 
 
專訪主角 奧斯卡馬提涅茲 Interview with Oscar Martinez
奧斯卡馬提涅茲生於1949年,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生,中學時醉心修讀戲劇,因而輟學。他從14歲起便在Escuela Municipal de Arte Dramático磨練演技,其後跟隨阿根廷演員及編劇巨匠Juan Carlos Gené學習,現為阿根廷國寶級演員。喜歡的書籍包括:卡繆的《異鄉人》和《瘟疫》、犯罪作家詹姆斯.李.伯克的《颶風》,以及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的作品。
 
Q:你對本片劇本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
A:導演曾跟我說他們寫劇本時一直想起我,而我讀完劇本後,也很理解他這個說法。我感覺到男主角是為我度身訂造的角色,我喜愛文學和文字,自己也是個作家,閱讀了很多關於作家的事,以及去理解他們的世界觀、怪癖和恐懼。劇本中主角的言詞激烈,那跟我個人對阿根廷的看法有很多相似之處。
 
Q:電影中丹尼爾接受諾貝爾文學獎時的態度有點傲慢無禮,他說如果諾貝爾獎評定他很出色,那麼他的作品就失去革命性了。
A:是的,他表現得相當無禮,態度非常尖銳,但他還是出席了頒獎禮,就像他跟故鄉的關係一樣──充滿矛盾。儘管他所有作品都是孕育自與故鄉的連繫,但他卻發自內心地抗拒這種關係。
 
Q:你對諾貝爾獎得獎感言熟悉嗎?
A:熟悉。我認為馬奎斯(《百年孤寂》作者)和略薩(《城市與狗》作者)的得獎感言特別出色。另外柯慈(《屈辱》作者)也是我能找到共鳴的作家,因此我很想了解他的得獎感言,他生性低調,恐懼自己的名氣,甚至孤癖到離群索居,連跟別人握一下手都不願意。這讓我想起沙林傑(《麥田捕手》作者),他大概會拒絕出席頒獎禮,畢竟他是個不愛社交的天才。
 
Q:你對丹尼爾的得獎感言有甚麼看法?
A:我不能接受。個人來說,我會認為既然決定了出席,就不必把話說得太刻薄,當然你可以談論自己出席頒獎禮的矛盾之處,但如果真的要說出口,那倒不如選擇缺席以示表態。然而,正如丹尼爾所言,他出席領獎純粹出於虛榮。
 
Q:你認為丹尼爾的故鄉沙拿斯是阿根廷這個社會的縮影嗎?
A:我從一開始便認為沙拿斯是用來隱喻阿根廷,像鏡子般映照了人們不願看見的事情、糟糕的事情,像是純粹的平庸、愚昧無知的村民、盲目信服、暴力和野蠻行為、沙文主義、對鄰居毫不尊重以及摧毀偶像等,加上許多其他令人不快的事情,就形成了阿根廷最糟糕的社會和文化生活。
 
Q:你在另一個訪問中提到,阿根廷人「不寬恕成功」,為甚麼?
A:我們的憤恨已經持續了幾十年,這可能與我們早期移民所產生的文化混雜有關,貝隆主義供奉這種憤恨,但事實是,其主義只不過將憤恨偽裝成意識形態。舉個阿根廷的說法:「成功者必已行差踏錯。」如果你經營生意或在職業生涯中很成功,又或是過著優渥的生活,那麼你必定是做了一些錯事──我認為這個想法等於否認了他人的努力和長處。
 
Q:你已經演過很多不同角色,也想試試當導演嗎?
A:當然,做導演是我年輕時的夢想。
 
Q:那為甚麼不去試試呢?
A:雷南(Sergio Renán)(阿根廷名導演)說服了我不去嘗試。當時阿根廷甚至還未有電影行業,加上製作還未數碼化,拍電影實在是既複雜又昂貴…不過幸好現在數碼化帶來了一場革命,簡化和改善了很多事情。
 
 
關於導演 About Director
導演兼製片人二人組合馬里奧高恩(Mariano Cohn,圖左)與加斯頓杜柏(Gaston Duprat,圖右),在電視圈及電影業雙線發展,其出道作已獲收藏於視頻藝術和實驗電影館,更得到不少國際認同,初期作品包括《El hombre quemuriódos veces》(1991)、《Undíamásen la tierra》(1993)、《Circuito》(1996)、《Venimos llenos de tierra》(1998)、《Soy Francisco López》(2000)、《Veinte Doce》(2001)和《Hágalousted mismo》(2002)等。
 
1999年,他們在電視業界開創了真人Show的先河,節目《Televisión Abierta》紅遍全球,衍生了各種版本;兩年後,他們製作了超爆笑Blind Dating節目《Cupido》。另外,二人分別在2003年和2012年成立了兩個電視頻道: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公共頻道Ciudad Abierta,以及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公共頻道Digo,以創新的內容概念擴大了電視節目的種類和覆蓋率。
 
杜柏和高恩的電影則屬影展常客,歷年來在世界各地的電影節亮相,取得不少獎項和提名。他們先在1998年執導製作了實驗紀錄片《Encyclopedia》(Enciclopedia),其後在2003年採訪了阿根廷幾任總統級人馬,如阿方辛(Raul Alfonsín)、孟年(Carlos Menem)、杜阿爾德(Eduardo Duhalde)和基辛納(Kirchner)等,拍攝成紀錄片《Me President》(Yo Presidente),探討民主法治在80年代重回阿根廷所激盪的漣漪。
 
到了2006年,他們把焦點轉向描繪當代藝術世界的複雜與矛盾,製作了《El Artista》(The Artist),講述主角男護士從病人手上偷畫並試圖從中獲利的故事;兩年之後,他們在現代建築界泰斗人物柯比意(Le Corbusier)設計的房屋中拍攝《The Man Next Door》(El hombre de al lado),成功獲得辛丹斯電影節最佳攝影獎,更贏得了阿根廷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新演員、最佳劇本和最佳音樂六項大獎,滿載而歸,這部電影同時榮獲西班牙戈雅獎的最佳西班牙語外國電影獎提名。
 
到了2011年,杜柏和高恩挑戰了奇幻故事,拍攝《Honey, I buy cigarettes and go back》(Querida voy a comprar cigarrillos y vuelvo),描述一個普通男人與超自然力量達成協議,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務求改寫過往、令生活變得美好的故事。2013年,他們拍攝了關於藝術家León Ferrari的紀錄片《Civilización》,翌年再拍攝了一部充滿娛樂性的紀錄片《Living Stars》,到了2016年,二人終於著手拍攝籌備多年的《玩謝大作家》(El Ciudadano Ilustre)。
 

《玩謝大作家》注入了杜柏和高恩一路以來玩得極為出色的紀錄片風格,令全球影迷都欲一窺這部雄心勃勃的阿根廷電影,投入觀賞刻劃阿根廷本土社會特色卻能登上國際電影大舞台的精彩傑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