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2016年4月12日星期二

第四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頒獎禮之夜 八項獎揭曉

第四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頒獎禮之夜 八項獎揭曉
《長江圖》導演楊超出席亞洲首映禮
轉載自: Star.Starphoto、Jolly的今日星蹤
 
 
2016 年 4 月 2日 (香港) — 第四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頒獎禮之夜」今晚假星影匯隆重舉行,公布本年度新秀電影競賽、紀錄片競賽、國際短片競賽、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及天主教文化獎的得獎名單。頒獎禮後是本屆柏林影展榮獲突出藝術貢獻獎(攝影)的《長江圖》亞洲首映禮,導演楊超出席並與觀眾見面。
 
五項競賽各設獨立評審團,成員包括名導演及演員張艾嘉及丹尼郭迪、學者戴錦華和張建德、藝評人何慶基及台灣紀錄片導演楊力州等知名人士(評審團名單詳見附錄)。
 
新秀電影競賽旨在鼓勵新晉電影人努力探索及開拓當今電影更多的可能性。今年八部入圍影片來自中國、奧地利、加納/美國、捷克、沙特阿拉伯、德國/波蘭及泰國。張撼依憑《枝繁葉茂》勇奪火鳥大獎殊榮,評審團獎得主則為漢度哥羅斯執導的《大愛與貓同行》。
 
電影節同樣重視紀錄片創作,紀錄片競賽正是為了肯定探討不同社會議題的出色作品。本年度紀錄片競賽火鳥大獎得主為趙亮的《悲兮魔獸》,而維德利明斯奇導演的《幸福北韓》則獲評審團獎。
 
短片擁有獨特的形式及藝術價值,國際短片競賽為世界各地的短片導演提供交流平台。今年共有20部作品入圍,當中莉奧娜泰勒絲的《青蛙或吉卜賽人》勇奪火鳥大獎,彭柏嘉托維娜執導的《注定消失的序曲》則獲評審團獎。
國際影評人聯盟是由全球專業影評人及電影傳媒人組成的國際性協會,而國際影評人聯盟獎目的為表揚出色的新晉導演及作品。今年的得獎者為彭柏嘉托維娜執導的《萬里送行舟》。
 
自2004年起,香港國際電影節每年均與香港公教影視協會合辦天主教文化獎,以鼓勵電影工作者傳達人道價值,宣揚電影對社會、人權的人文關懷。馬田贊夫列的《十個拆彈的少年》勇奪本年度天主教文化獎。石士佳則憑《人狗情未了》獲特別表揚。
 
頒獎禮後《長江圖》即同場舉辦亞洲首映禮,導演楊超出席與觀眾會面。《長江圖》入圍第66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其攝影師李屏賓更榮獲柏林影展傑出藝術成就獎(攝影)。
導演楊超說︰「這部電影是寫給長江的情詩。中國擁有源遠流長的詩詞文化,歷經無數朝代傳頌至今,詩人都以不同方式歌頌長江,我希望用電影來延續這傳奇。」
 
 
《長江圖》簡介

尋源長江,菲林攝製歷時五年,是楊超一部氣魄浩瀚的史詩。貨船船長高淳(秦昊)帶着負載父親靈魂的一尾黑魚,和一批不明來歷的貨物,從長江下游起航到四川宜賓。他拾獲船工在1989 年寫下的詩稿,沿着詩的足跡和心跡,尋訪江邊城鎮,同一女子(辛芷蕾)每次都來相見。長江只有固定方向,詩句卻瘋狂否定人生,來見他的女子,一次比一次年輕。他經歷的,原來是女子的命運,是倒回頭的。江水的源頭、女子的初衷,都在終站等待着。那是時間之河,歷史與時空在流淌,在交匯。長江霧鎖氤氳,是魔幻愛情完美場景,也是掌鏡的李屏賓大展身手的舞台。從來,長江不曾走到眼前,給我們看得這麼真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